新学期“每天四问”,让每一天都成为成长路上的亮丽风景|荐读

2023-09-08 中心资讯 

君子常自省,方可立于天地间。古时便有“吾日三省吾身”,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每天四问”,到今天依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对于刚开启新学期的同学们,如果也能做到每日自省,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一学期下来收获的成长定是惊人的。这篇文章借用陶行知“四问”的形式,也提出了适合现在的同学们学习和成长的“每天四问”,一起来看——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同学们告别了多姿多彩的暑假,踏上了扬帆起航的新学期。新学期,开启新希望;新征程,承载新梦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次演讲中,向同学们发出了“四问”,分别是身体有没有进步、学问有没有进步、工作有没有进步、道德有没有进步。借用陶校长“四问”的形式,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也能做到下列“每天四问”,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第一问:今天我努力了吗?

别在最好的年纪,辜负了最好的自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有的是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努力后的收获。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只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向上,一个选择是向下。不下苦功夫,不愿付出努力,想向上生长,便是遥不可及的。只有勤奋努力学习的人,才有可能取得进步和成长。

应该说,每个同学身上都有发展潜力。但是,有些同学进步比较缓慢,甚至远远落后于别人。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目标不够明确,可能是没有规划,可能是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可能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在学习上吃苦耐劳的恒心和毅力。这是一个学习最好的时代。学习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课堂上、图书馆、互联网、旅行中,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只看你是否留心、用心,是否肯学、勤学、善学。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同学们,努力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都会对自己的成长有加倍的赏赐。在美好的青春年少,愿努力成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追求。别在最好的年纪,辜负了最好的自己。

第二问:今天我阅读了吗?

一个人读书的厚度,决定着今后生活的高度。

提到阅读,每个人都知晓其重要性。宋代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说“人生惟有读书好”。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些名言,都在告诫大家,年轻时就应努力读书,书籍是成长中最美好的陪伴。

读书,首先要读经典。诗人金波常说“经典润泽心灵”,经典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对同学们提升素养更具有营养价值。读书,要静下心来读原著。电子媒介时代,面对“几分钟读完一本名著”的快节奏、碎片化短视频,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沉浸在原著里,感受智者的声音、文字的美妙。读书,要读以致用。教育家谢觉哉说:“看书的目的,在把书变成我所有。”读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提高运用能力。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读的书。可能有同学会说,这么多年,我读过很多书,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变化啊。其实,你读过的书,早已融入你的血液中,在你的气质里,在你的谈吐上。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在你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也在默默地塑造一个更有底蕴的你。所以,阅读,就是最好的保养。只有脚踏实地静心阅读,方可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读书的厚度,决定着今后生活的高度。灿烂的人生,需要用阅读的养分去滋润,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新学期,让我们用阅读开启学习之门。从飘香的文字里,收获内心的宁静;从作家的智慧中,窥探人生的哲理。

第三问:今天我锻炼了吗?

生命在于运动。让自己在挥洒汗水中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愉悦的伙伴和多彩的生活。

中国近代体育的先驱张伯苓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对学生成长而言,体育运动带来的意义是深刻而长远的。美国一项名为“零时体育计划”的研究表明,把时间花在科学的体育运动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会有更好的提升。芝加哥一所中学,要求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之后上文化课。开始家长都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结果正好相反,学生不仅更清醒,而且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在运动时,我们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些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能够提升孩子的全方位状态。此外,运动还能增强孩子的心肺功能、血管功能,提高身体灵敏性和平衡能力,同时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新学期,同学们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在强身健体中锤炼意志品质。希望同学们给自己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多去操场走走,多去户外动动,除了参与必要的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还要培养1—2项喜爱的运动项目,不做“宅男”“宅女”,不做操场边上的“观望者”“闲聊者”,不把参与运动当成“浪费时间”,让自己在挥洒汗水中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愉悦的伙伴和多彩的生活。

第四问:今天我交际了吗?

以友谊为桥梁,以沟通为支撑,带着一颗坦诚的心去社交,在双向奔赴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之所以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在班集体中学习和生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让孩子能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人际交往。现代社会是一个越发强调合作交流的社会,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越强,在为人处事中表现出来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也更强,他们感受到的幸福感也更加浓郁。

交际,是一门艺术。所谓“言不顺,则事不成”,新学期,同学们在与人交往中,要掌握沟通的艺术,学会换位思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当你与别人发生意见分歧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理服人。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多为对方着想,尊重彼此在个性、见解上的差异,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

交际,需要相互学习。好的友谊,不光只是为了共同的志趣玩在一起,更要能看到朋友的优点,学会取长补短。朋友在学习上有什么好的方法?在态度品质上有什么我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件事请教他之后再做决定是否更合适?我们常说交往中“互补”的重要性,朋友在一起应该是相互成就的,在交往互助中能够让彼此变得更加优秀,这方是正确的交往之道。

新学期,希望同学们能以友谊为桥梁,以沟通为支撑,带着一颗坦诚的心去社交,在双向奔赴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古时,智者便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今日,我们更加强调自省的重要性。人生,其实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学们,除了以上的“四问”,我们还可以问问:今天,我实践了吗?今天,我劳动了吗?今天,我进步了吗?……风华正茂的你们,如果每天都能这样问问自己,鞭策自己,激励自己,那到了学期末,就会发现自己走过的这条路,所有的问号都变成了叹号,因为沿途都是你成长的美丽风景。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景实验学校翰林路校区)
文章作者|朱秀玲
微信编辑|陶玉祥

大教育考试评价网 www.gets.org.cn 版权所有 电话:010-56181877 邮箱:gets_wz@163.com

北京学海神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51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