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以鲁迅先生名字命名的学校,把“百草园”搬进了课堂 | 围观

2023-05-18 中心资讯 

“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幼时乐园,充满欢乐,奇趣无穷。这所以鲁迅先生名字命名的学校,把“百草园”搬进了课堂,让儿童在独特的课程中获得成长。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校园里的“百草园”。

作为以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学校,鲁迅小学一直将实践和弘扬鲁迅的教育文化作为学校特色,确立了“立人为本 全人发展”的课程发展理念,构建了顺应学生天性、丰富可供选择的“百草园”校本课程体系,用独特的课程滋润学生的生命成长。


01

“百草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之源

1.让儿童快乐地玩。在人们的主流观念中,“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游戏是贬斥的。实际上,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生长的土壤。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游戏有四大好处:发展身体;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能使脑筋敏锐;为休息之灵丹。鲁迅先生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百草园”课程遵循“人源于自然,终将回归自然”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与儿童发展基本特征相契合,以跨学科融合和体验式学习为特色,真正走进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生命状态的综合性课程。

2. 让儿童有兴趣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是爱迪生能成为发明家、达尔文能成为生物学家、牛顿能成为物理学家的原因。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发现儿童的兴趣、优势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我们相信,只要学校顺着“长”发展下去,儿童的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百草园里有“百草科学园”“百草农学园”等6个有趣的学园,儿童在园区内“做”“学”“玩”“创”,真正成为百草园的“小主人”,享受健康、快乐的童年。

3. 让儿童好奇地探究。好奇是人的一种天性,儿童对自然界的千姿百态、科学知识的浩瀚无边、生活的丰富多彩,天然地感到惊奇、有趣。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可以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鱼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校教育要及时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探索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其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4. 让儿童自由地选择。要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从容地面对选择,就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他们创设选择的机会,教会他们自由地选择。因此学校课程努力给学生提供最广阔的天地,充分尊重儿童,力求还给儿童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童真”的学校生活,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提高。

5. 让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教育不能去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应当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所以除国家的统一课程之外,还必须有学校自主开发的拓展性课程。显然,这样的拓展性课程必须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儿童的需求,在课程的学习方式上,也要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活动性。

02

“百草园”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之变

1. 课程的整合贯通

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保持时间是15—25分钟。基于此,学校以课时改革为切入点,探索实施以“压缩授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拓展课程,提供选择余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内涵的课程方案。一是调整课时结构。学校通过整合内容、优化结构等方式,把传统的每节40分钟的课程,缩减成每节35分钟,将原来每天的5—6节课调整为6—7节课。二是调整课程结构。比如,数学课在第一学年尽量少教授需要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的内容;英语和科学课按“最佳发展期设课,最近发展区教学”,通过优化结构提升课程效果,节省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三是跨学科深度整合课程内容。比如,语文、英语两门语言类学科,根据单元主题重新划分内容单元,以穿插方式进行教学,既有助于创设语言情境提升教学效果,又缩减了两个学科的整体课时。

学校在确保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开齐课程、不增加周教学总时间、保证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下,把多出来的时间用于开设拓展性的“百草园”课程。如每天开设一节15分钟的微型拓展课,教学内容涉及时政播报、安全指南、卫生保健、法制在线、灾难逃生、越乡风情、农事耕作、最新科技、艺术鉴赏、行为规范、英文聊天等,旨在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每周三下午开设“课程超市”,提供体育、艺术、科技、手工等六大类70余门160余班次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被学生称为“快乐的星期三”;每周增设一节特色乡土校本课程,其中乡土课程《“三看”绍兴》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校本课程《亲近鲁迅》让学生立体感受鲁迅形象,走近亲近鲁迅;增设综合实践课,通过发掘绍兴丰富的乡土资源开设专题研究课,学生学习查阅资料、采访、摄影、摄像、剪辑、配音等,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2. 课程的数字赋能

“数字百草园”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将课程进一步做小、做精,突破年级、时间、空间的种种限制,进一步加大学生的课程选择空间,打造以学习兴趣为导向的新型课程模式。“百草园”数字课程是鲁迅小学“全人”课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承担着“个性化”的课题——尽可能地利用互联网优势,发展每个孩子的个性潜能;同时又承担着“社会化”的课题——每一个孩子参与生活实际,成为社会、集体中出色的一员。数字课程强调让孩子自己动手、亲力亲为,在学习实践中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现代人”。到目前为止,“百草园”数字课程已上线课程80余门,包含400余个微视频,累计用户达到9800多位,总访问量超过980万人次。

03

“百草园”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之路

1. 超市课程让儿童趣味多

为突出课程的适合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学校在每周三下午开设两节课时长的“百草园”超市课程。“超市课程”将学校给学生“配餐”和学生自己“点菜”相结合,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一份“自助餐”,即个性化课表。“超市”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实施学校内“走班制”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让学生实现“选课自由”,学校先是通过问卷对学生进行兴趣摸底,再统一协调课程安排,并开发了线上选课平台。通过自由选课,学生的各种兴趣得到发展。

2. 数字课程让儿童选择多

开发“百草园”数字课程,是鲁小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生动实践。

“百草园”数字课程内含三味书屋(悦读)、朝花夕拾(乐写)、疾风野草(健体)、水乡社戏(风雅)、现代闰土(劳作)、“风筝”记忆(实践)、上天入地(创新)、童年如画(尚美)等八大板块,名称均取自鲁迅的文字。比如“现代闰土”板块,闰土是鲁迅儿时的好朋友,在鲁迅笔下,少年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这一板块以种植、田野活动等为主要内容,下设了“跟着小闰土学种植”“跟着小闰土品绍兴美食”等系列微课程。数字课程模块包括 “空中课堂”“互动平台”“学生留言板”“导师小结”等。其中,“空中课堂”是导师的录像课;“互动平台”是录像课播放结束后的师生作业交流,包括质疑问难、导师解答等;“学生留言板”可以写下感想、评议、改进意见等;“导师小结”是在一个阶段学习之后,导师根据课堂、互动平台、留言板等内容做一个全面的反思小结。

百草园数字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自己的专属账号和学习空间,供学生在不同场合使用多种终端登录学习。在校内学生可以利用课间10分钟、午休等碎片化时间登录大厅的触摸式壁挂电脑随时学习感兴趣的微课,如可以跟着数字微课学唱《Sounds of A,E,I,O,U》五首歌,掌握五个元音的发音技巧;可以跟着《有趣的七巧板》动手搭一搭七巧板,学一学生活中有趣的数学。在校外,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处学习数字微课,如在家里学习《生活中的科学》《棋坛高手》,在旅途学习《东游记之取朗读真经》,一边跟着西游记中的人物享受旅程,一边学习朗读技巧。

3. 社团课程让儿童个性多

社团课程是学校有选择地为特长学生开设的“绿色通道”。学校充分利用中午文化午餐课及下午托管等时间为学生“开小灶”,这是对传统教学不能兼顾特殊学生发展的一种补充教育。

学校鲁韵总社团下面活跃着“早字双语讲解班”“夕拾摄影社”“三味墨趣社”“呐喊体育社”等40多个特色学生文体社团。学校社团成绩斐然,体育方面,学校排球队曾获得省运会男女丙组双冠军,健美操队两次获得全国冠军,击剑队的孩子获得过30余个省、市冠军;文艺方面,经典诵读社两次获全国一等奖,合唱、戏曲、民乐、书画、摄影等多次获省艺术节一等奖,国际象棋社的孩子夺得过世界锦标赛亚军、“李成智杯”全国冠军;科创方面,学校在机器人、创客、信息学、3D建模等比赛中多人次在全国、省、市获一等奖。

4. 实践课程让儿童欢乐多

学校的“百草园”创新实验室,依托移动互联、3D打印等当今前沿科技手段,建成了独立娃机房、独创娃工坊、独特娃书房、独秀娃秀场及校外活动天地五大基地,满足师生创新阅读、计算机辅助设计、动手创作、创新作品展示等多样化需求,形成一条完整的创新活动链条。“百草园”创新实验室还注重体现童趣与百草园的特色,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叫天子窜向云霄”等丰富的百草园元素,为学生的学习与活动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空间。

百草园创新实验室为“百草园掌上课堂”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撑,学生可以到创新实验室开展语文、科学、音乐、美术等众多基础课程的链接式学习,教师也可以探究、实践移动终端环境中的新型课堂教学。以六年级语文课《少年闰土》为例,按原有教学方式,学生主要通过文字来感知少年闰土讲述的奇趣故事。而在“百草园掌上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查阅到与本课相关的众多音视频、图文资料,实时向教师反馈自己听说读写的练习情况。学生课外还可以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互联网了解课文中提到的猹等动植物的特征,了解雪地捕鸟等有趣游戏的物理学原理;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用绘图App还原少年闰土描述的有趣场景;在音乐教师的帮助下,用MIDI软件创作与课文意境相符的乐曲,并在独秀娃秀场表演;还可以用信息技术课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创编鲁迅作品导读电子小报……

学校还开设了“百草园”劳动实践课程。一是通过“一带一路”,开启劳动项目化学习。一带,是指“百草园”里的一条生机勃勃的生命带;一路,是指教师带着学生在园区走出一条“学玩合一、思行一体”的劳动实践路。“一带一路”劳动项目化学习,结合学校“百草园”数字课程平台中涵盖的大量劳动实践微课程来设置和拓展课程内容。二是六个项目化“学园”,涵育“玩美童年”。“玩美百草园”课程设置了六个“学园”,分别是“百草科学园”“百草农学园”“百草创学园”“百草游戏园”“百草药学园”“百草文学园”,同时,这里也是属于儿童自己的“鲁迅文化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农业体验基地”“职业启蒙基地”。在这些园区和基地里,鲁小学子可以去做百草园的“小主人”,园内实行分区承包制,开展责任岗、责任地、责任区教育;去做“小农夫”,学习播种、收割、除虫、施肥、育苗;去成为“小工匠”,学习“百草园三十六技”,争夺各类实践奖章;去争做“小创客”,通过在园区中的“做”“学”“玩”“创”等各类活动,收获健康、快乐的童年;去学做“小药师”,认识、辨别、种植各种常见的中草药。

孩子未来走多远,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今天给他们的是什么。鲁小聚焦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核心素养,重建“百草园”课程,让儿童在“百草园”课程中收获更好的成长。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2023年第8期,原标题《让儿童在“百草园”课程中收获更好的成长》

大教育考试评价网 www.gets.org.cn 版权所有 电话:010-56181877 邮箱:gets_wz@163.com

北京学海神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51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