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悦”读中享受乐趣、汲取营养,8个读书创意活动快收藏!| 干货
2023-04-23 中心资讯
01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附图书漂流卡:
本书因为有_____同学捐赠,才有了此次”奇遇”记,你才有机会读到这本有价值的书。因此,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听一听原图书主人对你说的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完后,请不要忘记留下你的名字及读后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举办循环读书节
所谓循环读书节,是指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一个主题,比如对于小学来说,一年级可以是童谣节,二年级童话节,三年级故事节,四年级国学节,五年级名著节,六年级名家节。
这样做照顾到了各年龄段,虽然每个年级的主题相同,但对于每届孩子来说是新鲜的,是层层递进的。另外对学校来说,每个主题内容都不是零起步,而是在原来基础上不断丰富、拓展,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筹划压力,同时又会不断提升读书节的质量和品位。
03举办多元跨界读书交流会
因生活阅历、视野、专业等不同,对同一本书的理解、认识、感悟就不同。因此,这种多元跨界组合交流是立体的、丰富的,孩子们汲取的营养与单一本班学生交流是完全不一样的。
04开展项目式阅读
学期初,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名义,选择学校推荐或自主创意的研究性学习项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搜集资料、实践调研。读书日当天,可举办项目阅读的成果交流会,让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及经验交流,锻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05开展班级诗词大会或名篇朗读活动
先提前划定各级段的诗词范围、朗读篇目,用两周的时间让师生充分准备。读书日当天(或班会课),仿照《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节目的形式,开展班级诗词大会或名篇朗读活动。
06读写结合,为自己立传
(1)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二十本名人传记,请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人物阅读。
(2)小学阶段学生可釆访询问爸爸妈妈自己在0~6岁时最值得回忆的成长片段,整理撰写成自己的童年传记。中学阶段学生可撰写校园生活传记,校园生活是孩子们青少年阶段最美好的回忆,走访教过自己的教师,翻阅自己的成长档案,为自己的校园生活留下记忆。
07与父母一道逛校内图书超市
学校先依据推荐书目,提前从网上和书店团购适合亲子阅读书目。在读书日当天,邀请家长到校与孩子一道逛学校图书超市,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并为孩子选择后半学期及暑假阅读的书籍,家校联动,共同营造家庭阅读的良好氛围。
08开展“同读一本书”教师分享会
刚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的阅读期侍不同,因此要构建不同层级教师的阅读坐标系。横坐标是专业学科、教心学、管理学、人文底蕴;纵坐标是实录案例类、经验总结类、案例与理论融合类、原理经典类。以此坐标系确定层级教师阅读最近发展区,实施阶段化、螺旋式系统提升策略。忌同读一本书,不能搞一刀切。
(2)双项聚焦确定同读书目。
先有同群同层级教师人人自荐,选出教师愿读、有代表性的书籍3至5本;再有专家进行论证,最终确定同读书目。尽量不要凭个人爱好,随意确定书目,因为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时间多读好书。
(3)产生领读团队并分工进行导读。
通过自荐、互荐等方式产生领读团队,导读团团员再采取认领制决定导读章节。确定章节后,借助微信群,用图文、思维导图、音视频等方式开展导读,期间还可邀请相关专业人士针对难懂的、困惑的共性问题进行答疑。
(4)构建读书微小组,设立进度提醒员、阅读质量督查员,加强过程监督。
(5)思维碰撞,分享阅读成果,实现二次提升。
鼓励教师将阅读摘录、批注、感悟上传至群组,进行阶段性分享。定期举办线下交流会,邀请书的作者、专家学者,或者读后颇有心得的老师进行交流分享,实现阅读的二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