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钦:新课标下学校课程如何优化 ?| 观点
2023-03-27 中心资讯
新课标修订的思路是三个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基于这样的一个思路,修订出来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现了很多我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名词,如素养立意、优化课程和学业质量。
把这三个名词逐一厘清,基本会形成一个大体的框架,在我们脑子里形成“素养立意”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是聚焦在“素养立意”之上的。聚焦核心素养的发展,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实践要从学科意识、学科领地的局限上升到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的新高地。学校的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也要进入进阶优化实施阶段,全面开启“核心素养”新时代。
素养立意的课程观,需要我们跳出加加减减的思维,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包括重新组合学校的人力、资源、时空等要素,建立整体性、系统性和结构性的学校课程实践体系,凸显各个学科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独特价值和共同贡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超越“班、课、时”的局限,引领学生走向开放的、深度对话的、真实建构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和关键品格。
学校的新课程实践转化力,在我看来无非两点:一是提高站位,二是探索机制。
01
分科课程:提高站位
分科课程怎样有结构地去开展?一说到结构,大家马上就想到了大问题、大单元,这样结构就起来了,还要有贯通、有连接等。其实,我们要模糊课程之间的界限,让孩子能够穿越其中。
分科课程的改进永远在路上。老师的站位有多高,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就有多强。教师的教学站位,决定了学校课程育人的眼界和格局。我们期望的是:一节课熟悉、了解、理解、记忆、掌握知识点的目标要有,更要有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
所以,如果一个老师的课堂或者校长听课的时候,仅仅满足于停留在对知识点的了解、理解、记忆、运用和反复操练上,他就很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次新课程方案里,特别提到了大单元重组教学,就是用结构化的内容去设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要创造真实的情境,围绕一些核心概念,让占据90%的分科课程怎样变得更加饱满。
举一个科学课的例子,《电》的单元教学,其中的七个知识点互不衔接,孩子们只需要做个小开关就行了,有制作也有学习。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放在一个真实的任务中去,所以,重构这个单元就很有必要。
我们的科学课每学期开始的时候,都需要找出一节来做单元的整体设计并付诸实施。如果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或者是每个学科都能拿出一个单元进行整合的话,我们对大单元的学习就会有不一样的认知。
事实上,在我看来,大单元重组教学在学校里也不用太着急落地,要在实践中逐步落地,它是需要认知和探索的。像这样的大单元的重组教学,可以每学期、每个学科有一次或者有两次就够了,集中精力把这个学科里的单元教学做好做扎实,那这样的话,随着孩子6年甚至9年的学习,我们就会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角看世界。
02
跨学科课程:探索机制
关于跨学科课程,我认为应该“探索机制”。因为我们的老师,在做学生的时候,都是接受分科课程教育的,今天如果让他们用跨学科教学方式去教这批孩子,无论老师还是校长,都会觉得十分陌生。这样一个陌生的事情,要让它成为常态,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为此,需要有一种促进其落地的机制。在中关村三小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以下几个机制,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机制是学科教研和跨学科教研双向并行。我们倡导的双向并行教研就是说我们的一位老师,可能既是三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同时也是七八个人组成的某个跨学科教研组的成员。
在一所学校,学科教研组大家都非常熟悉,按年级按学科划分。跨学科教研组大家还是比较陌生,学校根据规模大小,应该划分几个这样的跨学科教研组,这个教研组10人左右。组太小了,互补性不够,组太大了,落地的时候就很困难。
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在跨学科的时候共同备课、协商上课。语文老师过来,数学老师参与,道德与法治老师可能讲十几分钟开个场就行了,在这里实行的是教研共建。大家一起设计主题鲜明、问题真实的跨学科课程,以提升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发展的贡献度。这时经常会疑问应该由哪个学科发起呢?其实哪个学科发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发起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科都能提高自己的贡献度,这是关键。
第二个机制叫“时空机制”。“时空机制”就是两节课之间没有铃声,我们叫板块。把相邻的两个学科排在一起,因为它更有可能发生跨学科学习。一旦发生跨学科协同(我们叫协同课程)的时候,两个老师就不用纠结40分钟够不够,他们可以把90分钟打通使用,也可以上70分钟,也可以整体上90分钟,也可以上80分钟,就是两个老师之间,根据需要把90分钟设置成不同的板块。即使不是跨学科的学习,只是单一学科的学习,如果这一节课的内容、这个单元的学习重在探究或多样性的表达,老师也可以连起来上60分钟。
比如说“圆的周长”这一节课,我们就会发现40分钟确实很难展开充分的探究,如果仅仅是两节课的时长,孩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感觉好像就没有了,老师发现60分钟刚刚好,那么另一个老师就上30分钟。这样就带来了一个变化,老师要算大账,今天少点儿,明天多点儿,这学期整体上平衡就行了。
还有一个板块的时间,就是我们每周二的下午,专门有两节课的时间,进行跨学龄、跨学科的综合任务学习。所有的老师都要服务于孩子综合任务的学习,它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这是时间支持。
孩子随着年级的升高,四、五、六年级的教室是可以打开的,三个不同年级的班级并在一起,可以根据孩子综合任务的学习,分成两个班的空间或更大的空间,便于学生之间展开小组合作和团队探究学习,这是空间支持。
在这种跨班级授课过程中,老师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是班主任又是导师,我们称之为“重构教育组织生态”,它超越了班级授课制。三个年级的班在一起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这个单位我们称为“班组群”。
在这个班组群里有七八个老师,大概130名学生,分科课程的时候各上各的,关起门来。如果上跨学科综合任务学习,老师们就根据需要打开作为隔断的墙门,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支持。
谁来组建专业力量的论证团队呢?主要还是学校的老师为主。我们会有同质的两个组并行,同时还会邀请一些其他的老师加入,比如大学的教授、教研室的教研员,也包括要研究某一方面任务的专业老师。
我们讲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同时也讲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中关村三小对成熟的项目,制作项目名片纳入项目课程库,供老师们去选择、迭代、发展。这样,我们整体就形成了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就是跨年龄、跨学科的班组群,它主要负责组织实施跨学科的学习。
学科为主的老师主要负责设计,设计一个综合任务的学习,设计过程中他会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备课,设计完毕后,经过课程论证,由班组群的老师来具体实施。这样,协同的就不仅仅是学科,而是更多样的教师团队。
第四个就是评价机制。我们要用多把尺子丈量进步,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大家知道,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共是9522个学时。每一个学时都连接着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个学时也是构成学生人生底色的重要时光。如果学校的指挥棒要更具高质量内涵的话,就应该将过度的分数竞争引向教学改革,聚焦到核心素养发展上来。
我们要用多把尺子,既有阶段性的纸笔测试,也要有过程性成长的考察,比如作业观赏、老师之间的观课。
同时,也要有表现性的学习评价。学生管理任务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经常达到还是偶尔达到,或是有待提高?最后到六年级毕业的时候,有一个毕业项目来综合评价孩子,这就是不用纸笔就能测出来的素养。
“双减”以来,一、二年级不要纸笔考试了,有的学校就开始“乐考”。这几年有很多“乐考”,我一直在想“乐考”考什么呢?如果我们“乐考”仅仅是扮演小兔子、扮演一个小动物,或者扮成公交车的一个驾驶员,走到哪儿就抽几道题算一算,这种随意性“乐考”,没有聚焦在素养发展的视角之下。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设计,依然还是“乐考”,但要给学生综合学习任务。在解决综合任务的过程中,展现这个年龄段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样也就培养了他的素养,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是培养素养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助力我们每一个人走出教材、分数、考试的小天地。
我们设计的综合任务很多,比如访问高年级的学长,与他交朋友,还有“探秘魔法学校”,认识我的新“家”等,不同学科的老师混编在学生的小组中进行全程跟随评价。六年级孩子可以在不同的课程领域任选一类毕业项目,做成他们的毕业论文,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最后要进行论文答辩。
总之,课程的建设方向就是“六个下功夫”——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只有在这六个方面下功夫,保证我们的改革方向是对的,才能达到我们的育人目标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系国家督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原校长)
文章来源|本文为作者在河南省“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第一期“名家讲座”上的专题报告,转自“河南校长”微信公众号
大教育考试评价网 www.gets.org.cn 版权所有 电话:010-56181877 邮箱:gets_wz@163.com
北京学海神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51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