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 有我奠基 | 把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这里的思政教育奏响了筑梦强音

2022-11-10 中心资讯 

       

民小编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奠基伟大复兴,伟大复兴带来美好未来。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强国复兴 有我奠基”栏目,邀请一线优秀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畅谈如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三篇文章。江苏省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奏响了“强国有我”的筑梦强音。一起来看~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并着力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思政教育,用一系列特色活动奏响“强国有我”的筑梦强音。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10月12日,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一年级“大成·启蒙”入学礼在大成殿前隆重举行。庄严的仪式激励孩子们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小立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润文光”校训,坚持价值引领,帮助孩子们从小埋下希望的种子,在党的阳光雨露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少年。

爱国情 立德之源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崇高理想。国庆期间,学校73名“小画家”共绘73米姑苏繁华长卷,在古今之间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此献礼祖国第73个生日。学校还邀请了解放军叔叔走进校园,庄严的升旗仪式让爱国之心“燃”起来。


求知心 强国之本
学校建构“大成课程”育人体系,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每年校园的“四礼”“六节”,融通学科知识,锤炼学生综合能力,在活动中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少年志 筑梦之力

学校利用活泼的班队会、行走的思政课,教育学生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融入到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苏州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从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入学礼上响亮整齐的宣誓声振奋人心。孩子们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奋斗之我,青春之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精彩华章。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分校
感悟革命初心,传承民族精神
学校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三礼四节为载体,开展“喜迎二十大——童心筑梦新征程 踔厉奋发向未来”开学典礼活动,“喜迎二十大——开笔启智 礼润人生”一年级入学礼活动;以特色活动日、传统文化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九一八纪念日活动、学“四史”专题活动等,引导学生学四史,践初心,明使命,润童心。
厚植爱国情怀,牢记使命担当

学校通过多种手段与活动广泛宣传,让爱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利用黑板报、校园橱窗、红领巾广播等宣传教育阵地,讲述爱国故事,激发爱国热情;以“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为主题进行“七彩演说家”主题实践活动,帮助同学们从小立志向、有梦想,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立足劳动教育,赋能全面成长
秋分时节,少先队员们在七彩农耕园种了各种农作物,体验劳动的辛劳,收获劳动的快乐,让劳动滋润心田,涵养品德。结合劳动教育,少先队即将组织开展“丰收节”综合实践体验活动,也让队员们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队员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苏州市大儒实验小学校
2022年7月10日,第三个“苏州科学家日”来临之际,苏州市大儒实验小学校的少先队员们组成寻访小组,来到了苏州美术馆,参观了 “寻元化新: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毓元”展览。在名人馆志愿者叔叔的带领下,队员们通过展览寻访了谢毓元院士奋斗的一生。同学们被谢毓元院士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求学故事打动;被谢毓元院士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感染;被谢毓元院士矢志不渝为国为民做科研结出丰硕果实而折服。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当代的少先队员,要以谢爷爷为榜样,对待学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拼搏向上的精神,为长大建设祖国打好基础,积蓄能量。寻访活动结束后,大儒实小的三名少先队员成为了红领巾讲解员,他们和志愿者老师一起,带领大家参观展览,向更多的队员、更多的苏州市民讲述谢院士的求学经历和奋斗历程。

讲解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大儒实小的红领巾讲解员心中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越发强烈。

“我敬佩谢院士在战乱时期,他坚持学习外语,最终走出国门进行深造,学成归国后,不顾个人利益,干一行爱一行,无怨无悔的奉献!”来自大儒实小五年级的红领巾讲解员闫泓旭同学为科学家的献身精神深深感动,“我们也要向先贤看齐,学有所成,将来报效祖国!”

本次红领巾宣讲增强了青少年对谢毓元院士的崇敬之情和作为苏州学子的自豪感,激发了强国少年的奋斗意志,大家决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不负前辈嘱托,展现姑苏少年风采,为强国复兴贡献力量。

苏州市桃坞中心小学校
木刻红色记忆,营造浓厚氛围

在学校党员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积极阅读红色书籍,学习党史故事,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精选了王二小、刘胡兰、邱少云、董存瑞、雷锋、袁隆平、抗洪英雄和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抗疫英雄等十组建党以来的英雄人物。经过手绘画稿、人物刻板、套色印刷,用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形式镌刻英雄人物形象,汇编成《桃娃颂英雄》作品集,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英雄的崇高敬意。在雕刻英雄人物的过程中,引导广大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坚定学生们“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为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雕篆古桥缩影,激发家国情怀

古桥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号称“东方威尼斯”的苏州古城河道纵横交错,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之称,孕育了丰富的桥文化。学校红领巾寻访小队利用暑假追寻古桥身影,化身姑苏文化讲解员,将普济桥、江村桥、上津桥和下津桥等八座姑苏地区特色古桥的历史变迁娓娓道来,并以这些古桥为原型,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桥系列”桃花坞木刻年画作品。一座座古桥风貌图跃然纸上,贯穿古今,尽显苏桥风韵,同时也为桃花坞木刻年画这一苏州民间传统艺术赋予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开展主题活动,党恩润泽童心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又恰逢苏州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学校结合“行走的思政课”,开展了“喜迎二十大,看古城变化”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泰伯广场、阊门城楼、环护城河景观带、苏州革命博物馆等周边景点和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绘画、摄影等方式,看变化、忆党恩。高年级同学还编写了《桃娃颂英雄》红色故事校园读本,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让学生们从身边的变化中感受党的伟大,从革命前辈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刻苦学习的自觉性。


内容来自:人民教育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大教育考试评价网 www.gets.org.cn 版权所有 电话:010-56181877 邮箱:gets_wz@163.com

北京学海神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51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