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省28所学校“大教育”专家齐聚高新实验中学,共话“高效课堂”

2019-12-11 中心资讯 

信息转自:济南日报

       12月9日,大教育全国创新联盟第二届年会暨高效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即将在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举行,来自全国12个省、直辖市的28所学校的326名业内专家将就如何开展高效课堂进行激情碰撞。

据悉,此次年会由大教育全国创新联盟和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主办,由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承办。会议期间,参会专家和老师将观摩高新区实验中学全学科、12节课的自主学习课堂。参会专家和老师还将带来67节各自学校高效课堂样板课展示,这将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理论扎实、内容丰富,教学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关于高效课堂探究与发展的盛会。

12月9日,大教育全国创新联盟第二届年会暨高效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即将在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举行,来自全国12个省、直辖市的28所学校的326名业内专家将就如何开展高效课堂进行激情碰撞。

据悉,此次年会由大教育全国创新联盟和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主办,由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承办。会议期间,参会专家和老师将观摩高新区实验中学全学科、12节课的自主学习课堂。参会专家和老师还将带来67节各自学校高效课堂样板课展示,这将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理论扎实、内容丰富,教学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关于高效课堂探究与发展的盛会。

随后,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主任陈庆军发言。他表示,高新区实验中学自加入大教育联盟以来,做了诸多探索,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精细化管理”与孩子的“自主化学习”,是学校成功的两个关键词。借本次年会,希望各联盟学校能进一步交流探讨经验,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接下来,高新区实验中学校长高一鸣着重介绍在“三自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成果。“引领学校教育整体变革的三自教育”是该校近年在深化山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三自一新”教育基础上创新实施的教育教学整体改革。该项目基于人的生命的完整成长,基于“自主、自我、自觉”的本质,融“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觉发展”为一体,统筹课程改革、课堂转型、德育创新、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历经不断探索,成果显著,建构了“三自教育”育人范式,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彰显了办学特色,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三自教育”即“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觉发展”。 “自主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自我教育”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立德、修身的能力;“自觉发展”是在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基础上实现人的自觉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会的专家和老师,正在仔细听取高校长的三自教育经验介绍,不少人还拿出笔记边听边记边思考,整个会议现场已经成为学术交流的殿堂。

随着高校长演讲的深入,参会的专家和老师们听得也越来越认真。

高一鸣指出,如何贯彻三自教育?最好的载体就是课堂。在高新区实验学校的课堂上,学生先学,老师后教,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合作学习。老师的作用更多发挥在激励、鼓舞与唤醒上。另外,自主学习的逻辑起点在“学生的问题”上,所以,学校非常重视自主学习后的问题梳理。在课堂开始时,学生要首先提出问题。这以措施,是精准教学得以实现的而关键,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对微课堂的推广、对导学案的重视,更好地推动了自主学习的落实。

  高校长的演讲精彩频出,引得参会专家和老师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来。

高校长的演讲结束后,参会的专家和老师走进高新区实验中学的课堂,观摩学校自主学习课堂。

这是闫萍老师带来的Unit 5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闫萍老师山东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山东省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市优秀班主任、市优质课一等奖、区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重点课题负责人。

本节课通过学习文本,让学生了解我国汉字书写历史的发展,探索汉字发展对中华文明数千年的传承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思考汉字未来的发展和作用,切实体会汉字魅力,体验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教师根据文章的时间线索和意义线索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文本。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通过阅读文本、听录音、看微课等学习基础知识、了解背景知识、并完成导学案。课上老师根据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小组探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实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这是王莹老师,她今天带来的课是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王莹是高新区实验中学生物教师 ,曾获得荣誉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荣获区一等奖、山东省实验说课二等奖、区优质课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她善于在课堂启发学生,亲和力强。

这是郑钊老师,他今天带来的课是常见地貌类型。郑老师是东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毕业、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先后荣获市级优课、区教学能手,区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全国中学生地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防震减灾先进个人。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上课的师生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风沙、海岸地貌类型,同时了解常见风沙地貌景观的特点并熟悉其分布。并结合案例,理解特殊的风沙地貌景观的成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的目的。

教师根据常见的风沙、海岸地貌类型这一线索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这几种地貌和相应的分布地区以及特点。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通过阅读文字、图片、看微课等学习基础知识、并完成导学案。课上老师根据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小组探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实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这是刘静老师,她今天带来的课是book1 Unit5 Reading and thinking。

高新区实验中学英语教师。中学- -级教师,曾获区级优秀教师,区级教学能手。济南市“一师一-优课”市级优课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校级素质大赛-等奖等。

今天课堂的上课内容:是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汉字的历史、发展及其在传播中华文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案设计:在我校“导学用”大课堂理念的引领下,学案主要以“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概括文章各段大意,总结归纳主旨思想等。此外,还设计了一系列对于文本深层思考的问题。

如:对于文章是通过- -明- -暗两条线索进行展开的。学生自主预习可能只看到了时间线索,对于暗含的意义线就需要学生的合作探究及教师的点拨提升来解决了。留待课堂上一起合作探究,加之老师的点拨提升。使课堂成为学案的有益补充及拓展提升。英语学习要求树立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 -思想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通过展演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是赵洁老师,她今天带来的课是郁达夫《故都的秋》。赵老师于2006年参加工作,从事语文一线教学13年,校级优秀教师,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多次获得学校优质课一等奖,学校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济南市“一师一优课”。擅长散文写作,诗歌朗诵。多次在高新区组织在朗诵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她的课堂风格沉稳大气又不失活泼,课堂语言生动,注重问题引领,注重启迪学生心智。赵老师的课堂,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自身的成长,在高效的师生互动中汲取真善美的能量。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问题困惑为主线。从学生对秋的感悟出发,让学生领会寓情于景的作用。引导学生步步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并通过课堂探究,发现作者写景状物的独特角度是为作者特有的感情服务的,通过点拨提升,让学生领会作者感情,明白知人论世,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课堂基于学生困惑和讨论做点拨提升。

这是赵锋老师,他今天带来的课是《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赵峰老师是中学高级教师,济南市优秀班主任,他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华,没有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娓娓而谈,细细道来,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情感交流,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静静的思考、默默的首肯中获得知识。

这是王翠老师,她带来的课是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王老师是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从事一线教学近十年。在济南市举报的微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高新区优质课获得二等奖,校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中学生数学大赛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王老师根据本节课教学任务,结合课程标准以及我校导学用大课堂的模式进行导学案的设计,重在基础知识的应用和落实,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通过阅读课本,点拨微课自主完成导学案。教师在每堂课前几分钟或自主学习完成后的最后十分钟设置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一部分困惑点或疑难点,课上,学生能解决的问题都交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方,教师只在必要时刻进行点拨或引导,充分提现了我校导学用大课堂的特点。每堂课为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都会在最后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设置当堂检测,并将答案让学生提交至pad,这样针对每位学生的薄弱点教师会利用课下时间再给学生补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这是李娜老师,她今天带来的课是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李老师是山东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先后获得山东省优课,市优质课一等奖,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奥赛省优秀指导教师。

李老师在本节课上,将物质的量和方程式联系起来,是学生定量计算的基础,在高中化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在小组活动中解决问题,最终建立起计算的基本模型,并掌握常见的计算方法。

通过pad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通过现代技术充分掌握学情,并辅助教学。

这是卢秋云老师,本次执教篇目是《劝学》。

卢老师介绍说,本节课是高中学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她在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学习多角度论证中心论点,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上,通过一系列知识的学习,理解荀子的学习观,希望通过学习本课,能对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课前,学生借助导学案自主学习,课堂上老师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部分重点引导学生共同答疑,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多种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这是张永华老师,她今天带来的课是《动力学中图像问题》。张老师是中学一级教师,2018年获山东省“一师一优课”省级有课,2019年被评为高新区优秀教师。

张老师教学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讲授,不仅学到知识,也受到思维的训练。

这是杨长华老师,她今天带来的课是个人收入分配。

杨老师在课堂上根据政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结合本校导学用大课堂,为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本节课设计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部分。课前学生利用微课、学案开展自主学习,学会基础知识,提出自己的疑惑。课上,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结合重点,设计了两个情景探究,进行合作学习,突破重点、难点。通过一些列的探究,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实现本节课的育人目标。

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为高新区实验中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不同风格的课堂感受,老师们教得认真,学生们听得仔细。而一旁旁听的参会专家和老师,只要在教室里就能观摩到全国各名校老师的课堂表现,高效课堂在这里真正实现交流碰撞。

大教育考试评价网 www.gets.org.cn 版权所有 电话:010-56181877 邮箱:gets_wz@163.com

北京学海神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51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