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提质效 凝心聚力战高考
2019-10-16 中心资讯
华罗庚说,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得到专业的引领,在攀登的路上,就会事半功倍。
为了提升课堂质效,激发学生备考热情,提升备考效率。10月14日,为明教育集团专家团队和北京大教育陈庆军带领的高考专家团队一行莅临为明学校。在迎战高考的重要征途上,专家们带着他们宝贵的备考经验,深入高三课堂,并与老师们亲切座谈,精心指导,传经送宝。
上午,专家们走进高三课堂,连续进行了三节课的课堂调研,调研涵盖了九个高考学科和不同层次的班型。通过深入课堂,观察教与学以及师生的课堂活动,专家们全面充分地了解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课堂调研结束后,专家团队与九个学科的老师们开展了座谈。专家们以广阔的视野和专业的高度来观察和评价课堂,并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手把手指导各学科教师改进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语文高考专家董晓平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指导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充分备课,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精选各类习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为教师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地推进语文复习进程。
数学高考专家陈正涛根据新课标要求,提出“复习内容精简优化方案”,指导老师们明确每个章节哪些内容需要精简,哪些需弱化,哪些需加强,让他们对每个知识点复习到什么程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针对高三词汇复习课,英语高考专家陈勇提倡教师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并通过词汇分层教学达到语用的目的。陈老师特别提出,一定要把词汇运用到语境中,并给出了“每天一三五”的英语学习策略,强调了听力、阅读、造句能力的在高三一轮复习中的重要性。
物理高考专家杨方才指导高三教师要把握高考方向,熟悉考纲变化,分类研究高考题;研究学生,根据学情确定哪些讲,哪些不讲,可以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精简教材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化学高考专家郭祥勇指导教师在“一轮”复习阶段,选题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百分之七十抓必备基础主干知识,百分之三十抓能力提升”;郭老师谈到,化学考试时间分配大致为:选择题2分钟一个,大题8分钟一个,其中应该重视审题关键,勾关键,抓有效,排干扰。
生物高考专家周世元以“透过教材看高考题,透过高考题看教材”的闭环形式为例,指导如何进行高中生物复习。他提倡老师们充分利用《双向细目表》和阅卷大数据指导备考,并解答了高三教师复习备考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政治高考专家李洪余指出,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整合应该放到课前预习,课堂上重点是引导学生解除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惑。他特别强调,复习课程要加入时政知识,与时俱进。
历史高考专家张彦华重点强调了学生独立思维的重要性。他还强调要活用导纲,精选限时练,培养学生对材料阅读理解的能力,以及在正向价值观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树立“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观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高考专家李松林指出地理知识和原理都源于生活,课堂要从生活的实际入手,联系实际,教学有意义,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就很好。
在下午四点半进行的专家反馈会上,为明教育集团专家何永成主任首先发言,他对陈庆军校长高考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九个学科的专家分别分别从学校管理、教学备考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反馈,对教师们的教学给予肯定之余,也给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最后,陈庆军校长和王小鹏校长做了总结发言。
各学科专家们高屋建瓴,为高三级部备考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建议。在一天的学习后,老师们及时整理笔记,总结思考,为接下来将收获用到教学实践中做准备。专家们的指导,让老师们更加坚定了备考方向,增强了备考信心,得到了更高效的备考方法。
在专家团队的专业引领下,我校高三教师将会在高考备考中站得更高,看得更准。
我们坚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必将立足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深入地研备,以学定教,深耕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生根发芽,促进学生必备知识的积累和关键能力的提升。